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20年 第4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12-25
    科技态势与趋势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领域国际竞争:态势、动因及参与策略
    吴奇龙 龙坤 朱启超
    2020, 42(6):  587-59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0.12.004
    摘要 ( 426 )   PDF (1074KB) ( 9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包括“天星天网”和“天星地网”两种架构,相较于地面通信具有覆盖广、成本低、部署快等优势;较于传统高轨卫星通信则在整体布设、传输模式、覆盖特性、拓扑结构上独具特点,在全球通信和互联网接入,5G、物联网和航天产业带动,以及太空军事能力应用方面极具潜力;不仅是商业航天技术的“竞技场”,更是主要大国太空和军事战略博弈的新“杠杆”,引发了更多航天国家和企业在这一领域积极参与布局、力图抢占先机。当前,各航天国家在低轨卫星通信网络领域竞争激烈,呈现出“美国主导、其他航天国家加速跟进”的竞争态势,其更深层次的动因在于抢占频轨资源、争夺先发优势以及着眼国家安全考量。为应对和参与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可以从布局中低轨道频段资源、发展低成本的航天技术、优化商业航天发展模式、加强国际社会多方合作四方面入手,和平开发和利用低轨空间,争取提供一流的中国产品和服务。
    美国数据智能领域国防预研布局分析
    刘凌旗 秦浩 赵金旭 郭洁宇
    2020, 42(6):  598-60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0.12.005
    摘要 ( 326 )   PDF (1114KB) ( 14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创造性地培育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占据引领性地位,数据智能的发展推动作战理论变革和装备智能化,为国家安全治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数据智能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战略规划,梳理了智能基础类和人机应用类的十个典型国防预研项目,从使能技术、知识推理、自适应算法、人机共生等角度论述相关国防预研的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认为,在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我国应着重突破数据智能基础研究瓶颈,力争走在理论前沿;加速数据智能共性技术攻关,确保完全自主可控;设计数据智能成果应用场景,打造新型国防能力。
    基础前沿交叉领域2019年进展与趋势
    刘小平 吕凤先
    2020, 42(6):  608-622.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0.10.002
    摘要 ( 362 )   PDF (1057KB) ( 6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前沿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受到美欧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视。在数学及其交叉、物理及其交叉、化学及其交叉、纳米科技方面,世界主要国家部署战略、计划,对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对2019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重要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在数学研究中,黎曼假设的证明、欧拉方程的失效条件、极大数字乘法算法等取得重要进展;在标准模型研究中,反物质波粒二象性、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五夸克态、中微子质量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对黑洞探索过程中,多国联合观测增加了人类认识宇宙的能力,2019年人类首次绘制出黑洞照片,多国科学家联合发现最大质量恒星级黑洞;在拓扑物态领域,科学家首次在块状材料中发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在自然材料中筛选出大量可能具有拓扑结构的材料,改变了拓扑量子材料的研究范式;在化学合成领域,围绕预测结构与特定功能的化学合成取得重要进展;在纳米科技领域,纳米医药、碳纳米管芯片、纳米机器人、纳米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进展表现出了向微观深入、向宏观拓展、绿色化、融合发展等特点。
    美英两国制造业协同网络建设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万勇 黄健
    2020, 42(6):  623-632.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8.002
    摘要 ( 236 )   PDF (941KB) ( 5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制造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并非简单的制造业回流,而是推进层次更高、更具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等的影响和驱动下,制造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等开始发生根本变化。为了激励制造业创新与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或出台了针对性强的行动计划,如美国的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的高价值制造弹射中心等。本文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对比分析了这两类机构在建设、运行管理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并对我国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国际观点综述
    谢华玲 杨艳萍
    2020, 42(6):  633-645.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6.008
    摘要 ( 353 )   PDF (1454KB) ( 6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了当前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重点,进一步说明世界粮食安全内涵演变情况;同时结合重要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重要智库、跨国农业企业以及权威学者等发布的研究报告,重点梳理归纳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观点、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粮食安全仍存在问题与挑战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发展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有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营养和健康四大类;其中气候变化是最重要的研究主题,相关文献量最多。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粮食是否安全、对世界粮食安全是否存在威胁等所秉持的观点已从过去的负面和片面向当前的相对正面和全面的方向转变;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粮食的数量安全,但在营养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存在短板和不足,未来应在相关方面加强规划与布局,早日实现全方位的粮食安全。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对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作用,也有利于更积极且科学地应对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科技政策与管理
    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立法分析——兼论与中国合作机遇
    肖冰 饶远 刘海波
    2020, 42(6):  646-654.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8.001
    摘要 ( 279 )   PDF (935KB) ( 6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中东欧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本文系统分析代表性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立法实践,以协助形成精准化的合作方案与针对性的合作策略,进而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国际影响。研究发现:中东欧诸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立法活动总体呈现“被动立法”与“主动立法”共存的特点。目前,信息安全、数字化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构成了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领域立法的主要内容;落实欧盟数字经济领域的各项指令,加强数字货币监管和数字医疗领域的制度建设,正在成为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立法的主要趋势。因此,对于“中国-中东欧”数字经济合作而言,应在精准化合作的原则下,合理规避数据保护问题方面法律风险,强化在数字货币监管以及运用数字技术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等方面的技术、经济合作。
    开放科学环境下的欧盟研究数据开放共享研究
    姜恩波 李娜
    2020, 42(6):  655-666.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6.012
    摘要 ( 344 )   PDF (959KB) ( 4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数据开放共享是开放科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欧盟加强一体化建设,推动成员国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够将欧盟海量数据的能量释放出来,促进“欧洲研究区”的建设,服务科研人员,帮助降低欧债危机以及英国脱欧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从协同制定开放数据共享国际规范、参与研究数据联盟(Research Data Alliance,RDA)建立、发布研究数据管理政策以及积极推进研究数据建设项目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欧盟为此而作的努力。通过推动研究数据的开放共享,欧盟又一次站在了开放科学运动的前沿。欧盟为推动开放获取和研究数据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及其成果,将会对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开放科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研究数据共享以及研究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鲜活的借鉴。文章以此为基础,介绍了我国在研究数据管理、开放共享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指出了目前我国在政策体系制定、数据发布数量与质量以及开放科学环境构建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科技计划评估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翟亚宁 李昂
    2020, 42(6):  667-676.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6.004
    摘要 ( 293 )   PDF (942KB) ( 4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断丰富科技计划评估理论体系、优化科技计划评估实践活动对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当前国际评估界常用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系统论、“事实-价值”相关结合理论进行了全面评述,提出了未来科技计划评估理论两种态势: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爆发将引起评估理论研究使用多元化、复合化,二是评估理论研究与使用将更加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在上述基础上,建议我国当前需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评估理论,该理论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适宜于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特点需要;二是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公正的关系;三是注重事实与价值相统一;四是能够广泛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
    以色列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宇岩 王春明 张丽佳 祝林 欧阳志楠 戴立威
    2020, 42(6):  677-68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0.08.003
    摘要 ( 474 )   PDF (1216KB) ( 9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色列凭借“以军带民”战略,在短时间内成为军事强国,其有益经验,对我国推进军民融合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为此,本文调研了以色列军民融合的发展状况,利用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从军民融合科技产业体系、集聚军民融合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重点领域军民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分析了以色列高度发达的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及其服务于以色列国民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主导探索军工企业的改革和改制、加强和完善人才的吸纳和引入机制、政府搭桥加速科技军民融合成果的国际转化和应用、以需求为导向促进重点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军民融合推动科技发展的建议。
    科技创新案例
    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徐剑波 鲁佳铭 蒋雅静
    2020, 42(6):  688-69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0.12.003
    摘要 ( 305 )   PDF (932KB) ( 5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力量。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大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归纳出“四位一体”模式,即搭建课堂内外双创新实践平台、实施项目式跨学科教学、构建系统化科教融合机制与创设“无墙化”国际教育环境。借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重点实践改革:推动全社会协同育人,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布局;构建多元互动平台,深化科教融合创新机制;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提升创新实践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