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24年 第4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4-25
    本期封面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4年第2期封面
    WORLD SCI-TECH R&D
    2024, 46(2):  0. 
    摘要 ( 37 )   PDF (9186KB) ( 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政策与管理
    “理念-目标-举措”视角下美日韩元宇宙布局研究及启示
    刘笑 许钰雪
    2024, 46(2):  147-15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8.002
    摘要 ( 69 )   PDF (1192KB) ( 3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宇宙以其虚实交互、跨界融合的特征,日益成为全球数字产业实现跃迁的新引擎。近年来,全球主要科技强国正加快布局元宇宙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韩国、日本与美国作为典型案例,基于“理念—目标—举措”视角对其元宇宙布局思路进行了深度挖掘,研究发现:各国元宇宙布局主要依据本国的资源禀赋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治理体系,在理念、目标方面具有差异性特征。韩、日、美三国积极响应元宇宙热点并进行了前瞻布局,其元宇宙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立元宇宙联盟等;相关规划内容可为中国布局元宇宙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际开放科学软件的政策分析及启示
    翟军 左云皓 沈立新
    2024, 46(2):  158-169.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7.008
    摘要 ( 70 )   PDF (1371KB) ( 1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开放科学运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转型时期,开放科学软件的相关政策集中涌现,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可为新形势下我国开放科学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建议书》为主线,梳理出国际上开放科学软件的主要政策,解析其核心内容,提炼出对我国有益的启示。分析表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都出台了系列政策,推动“开放软件”成为开放科学新的重点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备、清晰的政策目标、基本原则和关键举措。对我国开放科学政策和实践的主要启示有:1)注重开放数据与软件政策的协同;2)充分利用开放软件的资源,营造自主可控的科学软件生态系统;3)积极参与开放科学软件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合作,增加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芯片设计企业创新价值链锁定困境与破解——以华为海思为例
    解佳龙 王梦兰
    2024, 46(2):  170-181.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10.001
    摘要 ( 102 )   PDF (1102KB) ( 4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近年国外战略性掣肘的不断加压,我国芯片设计被锁定在产业创新价值链的低端,芯片设计企业如何摆脱低端循环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成为我国芯片产业破局的关键。在分析我国芯片设计产业现状及其创新价值链地位的基础上,选取芯片设计领军企业华为海思作为研究对象,从研发水平、竞争对手、设计人才三方面探讨其陷入低端锁定困局的成因,并为解决低端锁定带来的企业发展易受制于人、失去主流市场应用机会、难以赢得资本市场青睐等不良影响,从知识储备、技术研发、人财保障、平台搭建和策略组合等维度提出破解策略,为我国芯片设计企业向创新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对策建议。
    美国生物技术安全治理研究
    许豫缘 田德桥
    2024, 46(2):  182-196.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12.003
    摘要 ( 100 )   PDF (1416KB) ( 3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生物技术安全治理是生物安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对生物科技发展非常重视,同时也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安全治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与监管机制,相关政策研究也比较多。本研究概述了美国生物技术安全相关法规、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等美国政府机构指南与报告、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报告等,分析了美国生物技术安全治理的特点,并在对比分析我国生物技术安全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生物技术安全治理提出了建议。
    俄罗斯海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浅析
    王茹 孟野 王文涛 王金平 刘嘉玥 薛明媚
    2024, 46(2):  197-210.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9.003
    摘要 ( 61 )   PDF (1048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俄罗斯作为传统的海洋大国,在全球海洋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入了解俄罗斯海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可以为正处于新发展阶段的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事业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从俄罗斯海洋科技管理体系结构、海洋科技创新机构、海洋科技创新战略三个方面分析并总结了俄罗斯海洋创新管理体系的特点:健全的创新管理体系为海洋科技创新奠定基础;高层级海洋战略规划引导海洋科技创新优先方向;科研经费来源缺乏多元性对其海洋科技创新活动构成挑战;海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创新管理体系具有特异性。结合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启示建议:提升海洋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能力;不断优化海洋科技创新力量体系;加强海洋科技战略研究;积极寻求中俄海洋和极地领域双边合作。
    科技评价与评估
    新形势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和评估机制研究
    陈金辉 郭利杰 张丹 夏令 冯粲
    2024, 46(2):  211-225.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6.008
    摘要 ( 90 )   PDF (1178KB) ( 4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推动学科发展、孕育重大科研成果、培育科技领军人才、承接重大项目和开展国际国内合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运行管理和评估考核方面的相关工作也需要适应发展和改革需求持续完善。本文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分析其发展历程,详细论述了其管理和评估机制方面的方法与作用,并为新形势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评估机制完善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各类实验室的科学改革与长效运行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应当强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机制,优化评估分组、专家遴选和评估指标体系,不断与时俱进,全面而客观地体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科研水平,为国家战略部署和实验室创新发展提供导向和参考,使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科技创新中坚力量,在战略必争领域、前沿技术、“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推动中国在世界科技博弈的战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基于专利文献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研究——以绿氢行业为例
    李文清 齐晓曼 庄子艾 袁银池 陈赟 陆娇
    2024, 46(2):  226-238.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9.002
    摘要 ( 63 )   PDF (1865KB) ( 3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全球颠覆性技术创新方兴未艾,各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也积极寻求有效识别颠覆性技术的方法和路径。专利作为传递技术信息最有效的媒介,在识别颠覆性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依托专利文献,结合颠覆性技术的特点,首先从技术突破的角度,筛选出潜在的颠覆性技术清单;然后从技术新创性、技术扩散性和技术影响力三个维度构建技术颠覆性程度的测度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赋权,提出一套系统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用于从某个特定产业中识别技术颠覆性程度。本文选取绿氢行业对该模型开展了实证研究,并结合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对绿氢行业的技术进行分析,发现该行业中“太阳能制氢- 供电”“生物制氢”“汽车应用”等是颠覆性潜力较高的领域。通过对初筛技术主题的相关调研,验证了该方法对潜在颠覆性技术的前瞻性预测有效。
    科技创新案例
    颠覆性技术创新治理研究与启示——以英国高级研究与发明局建设模式为例
    张宇 裴文乾
    2024, 46(2):  239-252.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9.004
    摘要 ( 71 )   PDF (1623KB) ( 5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巩固全球科学超级大国地位,2022 年以来英国陆续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支持成立英国高级研究与发明局,并将其作为法定机构进行治理。本文首先通过分析ARIA 相关的法律内容与政策举措,梳理其最新进展;随后分析了ARIA 与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英国研究与创新署的区别;最后提出了探索成立法定机构来支持颠覆性技术发展和强化创新主体非常规科技创新活动治理能力等建议。
    DARPA项目经理经验对我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管理的启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
    赵祚翔 袁明
    2024, 46(2):  253-262.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12.002
    摘要 ( 91 )   PDF (974KB) ( 5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颠覆性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方向,为了适应这一需求,需要在机构和人员等多个方面进行特殊的安排,并建立适应颠覆性技术创新要求的项目管理机制。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监督模型为基础,构建了选拔、激励、监督和支撑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过程模型。通过对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项目经理人的案例剖析,提出针对我国在发展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建议,旨在为加快提升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效、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支持。
    美国FORGE计划犹他州干热岩开发示范项目进展综述
    张炜 金显鹏 王海华 姚树青 邵明娟
    2024, 46(2):  263-276.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7.004
    摘要 ( 193 )   PDF (1208KB) ( 4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1世纪是全球能源获取方式发生重要变化的时代。现有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资源为基础的能源正在逐渐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环境友好、低排放的绿色能源所取代。干热岩是一种不含原生水(或含少量水但不能流动)的高温地热资源,可通过水力刺激改造形成增强型地热系统储层,从而提取数量相当可观的地热能。本文以美国能源部正在组织实施的FORGE计划犹他州干热岩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项目在场地地质条件表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总结了项目在高温硬岩钻井、储层建造、微震监测等方面取得的广泛且深入认识,从统筹部署、组织实施、场地表征和设施建设、关键技术装备突破、数据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值得我国借鉴参考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