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24年 第4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2-25
    本期封面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4年第1期封面
    WORLD SCI-TECH R&D
    2024, 46(1):  0. 
    摘要 ( 37 )   PDF (53812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卷首篇
    面向科技现代化开展高质量科技战略咨询
    陈云伟
    2024, 46(1):  1-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12.008
    摘要 ( 66 )   PDF (913KB) ( 1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快实现科技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科技战略咨询。科技战略咨询需要有效服务于科技现代化发展要求,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提供战略决策建议。需要重视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发展理念、可行对策导向等共性问题,开展高质量科技战略咨询工作。在组织实施方面,需要重视理论与方法研究,科学地管理与利用数据,持续完善科技战略咨询制度与机制,树立创新自信和科技文化自信,提升科技战略咨询的能力。
    科技战略与规划
    世界主要经济体能源领域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及启示
    丁上于 张超星 李宏 代维
    2024, 46(1):  8-20.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7.005
    摘要 ( 118 )   PDF (928KB) ( 6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正确把握未来我国主要能源发展方向以及部署未来能源领域战略决策,是帮助我国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抢占未来能源领域发展先机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2017—2021年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能源领域面向未来的政府规划、科技计划和智库报告等数据,系统梳理了各主要经济体在能源领域的未来重点关切方向、具体做法和布局特点,并针对我国能源领域的未来发展和系统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1)全面评估我国能源资源结构及消费结构和研发现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来能源部署及发展路线;2)全面梳理和评估能源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链条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为未来能源的高效发展铺平道路;3)全面调研世界各国能源管理机构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为未来能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量子信息领域的国家战略布局与研发态势分析
    宋姗姗 钟永恒 刘佳 刘盼盼
    2024, 46(1):  21-35.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6.001
    摘要 ( 171 )   PDF (1299KB) ( 10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为代表的量子信息领域持续活跃,已经成为基础研究探索、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及未来产业变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明晰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态势,对于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量子信息领域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其次分析了美国、欧盟、英国、日本、中国的量子战略布局,最后结合论文与专利的多维度计量分析,展示了量子信息领域的研发态势。研究发现:当前量子信息领域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国际科技强国都高度重视在该领域的政策布局、资金投入、人才引育和国际合作等,其中美国最具优势;中国在量子通信及量子计算领域基本跻身核心位置,未来还需要加速实施量子信息领域战略部署、积极引聚育留量子信息科技人才、深度推进量子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等。
    数字化驱动的生物经济发展
    马征远 熊燕 陈大明
    2024, 46(1):  36-44.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5.001
    摘要 ( 81 )   PDF (1107KB) ( 2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驱动力,以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基础,以深度融合健康、医药、农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产业为特征。生物经济也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经济,数字化赋能打通了生物经济从“数据→信息→知识→应用”的转化链条,能提升复杂生物系统的测量与解析、调控与干预、设计和创造能力,促进生物技术向可定量、可计算、可调控、可预测的方向跃升,提高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并激活生物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在解析生物经济形态的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化驱动生物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了生物经济发展的挑战及可能的数字化治理策略,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科技态势与趋势
    国际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晨阳 褚建勋
    2024, 46(1):  45-5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5.007
    摘要 ( 94 )   PDF (2849KB) ( 3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是国际上科技发展与治理的重要理念。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1180篇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美国、荷兰、英国的机构和学者在该领域居引领地位,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也在积极投身该领域研究;国外学者的核心研究主题是数字农业和生态环境、企业、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等领域,以及对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探索;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前沿科技领域和经济社会领域的实践,以及相关知识在地化和再创新等议题中取得积极进展。建议国内学者重视将负责任研究与创新同基础研究和新兴技术研究相结合,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基于产业视角的合成生物学发展态势研究
    张拓宇 孟庆海
    2024, 46(1):  58-71.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6.002
    摘要 ( 145 )   PDF (927KB) ( 16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受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产业和资本跟进等因素驱动,合成生物学迅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迎来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梳理了2020 年以来国内外相关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市场动态、商业合作和金融投资等信息,从产业视角对合成生物学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政府方面,合成生物学成为各国生物经济战略中的关键引擎,应用于医药、化工、材料、农业、食品等关联行业的技术路线和规划目标进一步清晰,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商业化的监管机制不断优化,技术管控和科技安全问题受到关注。市场方面,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实用成果相继迎来商业化“里程碑”,合成生物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双向奔赴”、协同合作日益紧密,市场投资保持信心并趋于商业理性,有利产业发展的健康生态正加快完善。为加快推动我国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建议进一步研究制定关键领域技术路线,支持底层使能技术、产业核心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攻关,推动重点行业应用示范,增强先进生物制造设施、数据资源等能力建设,鼓励各方共建有利合成生物产业化发展的产业生态。
    开放获取:起源、主要成效、面临阻碍和未来发展
    廖宇 刘敬仪 沈哲思
    2024, 46(1):  72-89.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6.006
    摘要 ( 96 )   PDF (1202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在开放学术交流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究OA 进程有益于推动我国OA运动的良性开展,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与思考。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和案例分析法,将OA运动划分4个主要阶段,对OA早期发展历程、快速发展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新机遇进行了系统探究与梳理。OA对构建开放学术交流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OA在经费、质量控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争议。建议我国应进一步凝结各界智慧,促进OA 的可持续发展,在国际方面提升影响力与话语权。
    科技政策与管理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我国省级“双碳”政策评价研究
    金璐瑶 曾静静
    2024, 46(1):  90-10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6.005
    摘要 ( 119 )   PDF (1097KB) ( 6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碳”政策是我国近年来的新兴议题,开展我国省级“双碳”政策文本的量化评价能够掌握当前各省“双碳”工作的发展概况。本文从政策体系中纵向、横向、个体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省级“双碳”政策的三维分析框架“政策响应度- 政策齐备度- 政策协同度”,利用LDA 主题模型实现政策文本量化,结合政策扩散、PMC 模型、政策协同等理论与方法,实现各维度的指标计算;而后应用该框架对79 份省级“双碳”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各省“双碳”政策集在三个维度上的具体得分,分析其内在原因,总结其发展概况,并从发展进程、政策主题、政策组合、政策协同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政府科技创新与科技型企业培育政策研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
    韩志弘 张纪海
    2024, 46(1):  108-120.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6.004
    摘要 ( 81 )   PDF (2099KB) ( 3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与科技型企业培育政策是国家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提炼中国现有的科技创新与科技型企业培育政策框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不同国家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企业培育计划。分析可知,中国的科技型企业培育政策为企业规划了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再到隐形冠军的成长路径,同时各地为了遴选优质企业而设置了“雏鹰- 牛羚- 瞪羚- 独角兽”的培育体系。对比分析美国、德国、日本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企业培育计划可知,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科技创新管理组织体系,但各国均在现有的中小企业培育政策体系上,针对供应链关键节点企业、高技术或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制定了进一步的系统发展计划。建议在硬科技企业培育过程中,借鉴德国“高科技战略”中促进不同类型主体协同创新的专项计划,引入日本颠覆性技术创新计划中的项目经理人制度,同时关注美国联邦政府投资制造业供应链小企业获得信贷、风险投资和R&D 项目等支持方式。
    美国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计划实施及其促进变革性技术成果转化的做法及启示
    史冬梅 王晶 曲轶龙 张景胤
    2024, 46(1):  121-134.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6.007
    摘要 ( 105 )   PDF (1024KB) ( 4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在能源变革性技术科技计划的组织与实施取得了成功,推动了具有变革性意义及潜在巨大应用价值的先进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商业化。本文梳理了ARPA-E对能源科技计划的部署与实施情况,发现ARPA-E在能源全领域不断寻求和识别变革性的能源创新技术,通过一系列的科技计划组合,包括主题计划、开放计划、IDEA计划及探索性计划,支持美国能源创新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本文进一步总结分析了ARPA-E促进变革性能源技术成果转化的措施及经验启示,总结ARPA-E在科技计划管理全流程中突出“技术到市场”导向的相关做法,分析“具有应用潜力的先进能源技术种子孵化”计划对于促进变革型能源技术市场化、商业化的积极作用,以及ARPA-E在推动变革性技术成果转化的多项举措。最后,基于ARPA-E 在技术确定、激励创新、技术成果商业化等方面的管理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先进能源领域技术发展及成果转化的建议。
    NASA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及对公共研究机构的启示
    徐慧芳 魏珊 陈思思 王毓欣 郑祥
    2024, 46(1):  135-146.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3.06.003
    摘要 ( 79 )   PDF (1163KB) ( 3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焦公共研究机构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熟的技术转移体系背后的国家法律支持以及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和规范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其机构知识产权所有权归属、技术转移机制/流程和内部技术转移机构设置、角色和职责设计、技术许可商业化流程及技术转移的收益分配和奖励。公共研究机构可以从NASA 成功的经验中获得如下启示:在遵循国家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完善知识产权所有权归属和使用权的相关规定,探索新的举措;建立更规范且操作性强的技术转移业务流程,针对技术批露、知识产权申请预评估与申请决策、技术商业化决策等管理关键环节构建有效管理机制;从业务流程出发建立更清晰的部门和岗位职责设置,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从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平台、完善利益分配和奖励制度等角度构建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体系,以促进技术转移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