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22年 第4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12-25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2年第6期封面
    WORLD SCI-TECH R&D
    2022, 44(6):  1. 
    摘要 ( 90 )   PDF (1534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经济专题
    共同开创生物经济新时代
    王宏广
    2022, 44(6):  739-740. 
    摘要 ( 82 )   PDF (789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经济:为可持续的未来
    陈方
    2022, 44(6):  741-742. 
    摘要 ( 78 )   PDF (742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 Bioeconomy for the World
    Christian Patermann
    2022, 44(6):  743-745. 
    摘要 ( 70 )   PDF (723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生物经济回顾与展望
    王宏广 朱姝 葛晓月 卢凤英
    2022, 44(6):  746-754.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12.007
    摘要 ( 172 )   PDF (961KB) ( 2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今世界,信息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时期,人类发展面临生命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难题,亟需培育新科技革命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自从2003年笔者发表《试论生物经济》以来,国内外生物技术进步明显加快,生物技术新科技革命、生物经济新产业革命加速来临,人类正在迈入生物经济时代。对此,本文回溯了生物经济的概念与内涵,总结了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和生物经济引领的新产业革命的显著特征,并提出生物经济的重要作用在于:1)催生经济第四次浪潮,推动经济发展;2)推动医学第四次革命,延长人类寿命;3)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保障粮食安全;4)推进制造业技术变革,发展绿色制造;5)开发资源保护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6)发展绿色能源,缓解能源安全压力;7)防御生物恐怖,切实保障生物安全;8)揭示生命规律,认识改造创造生物;9)调整伦理观念、防范生物技术滥用;10)发展交叉技术,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当前发展生物经济存在的问题是:1)技术进步不能满足生物经济发展的需求;2)生物经济体系复杂多样,阻碍了生物经济发展;3)技术壁垒、贸易壁垒限制了生物产品的流通与贸易。最后,结合当前世界生物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提出未来生物经济发展目标、对策。包括:把生物经济作为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期的战略产业,把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作为发展生物经济的突破口,创建“国际生物经济联合会”,促进国际生物经济协同发展等。
    全球生物科技发展态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建议
    丁陈君 陈方 郑颖 邓诗碧 吴晓燕 宋琪
    2022, 44(6):  755-76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12.008
    摘要 ( 164 )   PDF (1139KB) ( 5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科技领域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焦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国际重大战略规划与政策举措、前沿新兴领域重要研究进展的角度,对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我国生物科技领域创新发展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从国家安全角度开展战略布局和项目部署,全面增强生物领域本国竞争力,同时更加重视生物技术在促进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研究进展方面,认识与解析生命更加深入和系统,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合成与改造生物能力不断增强,为应用扩宽奠定基础。工程生物研究突破及智能化平台开发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发展。针对各国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战略规划、研究布局与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本文从研究能力建设、学科体系优化、人才队伍培养,以及加快推进产业化应用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
    生物氨推动农业和能源绿色转型
    李十中
    2022, 44(6):  768-77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12.005
    摘要 ( 221 )   PDF (1368KB) ( 2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氨涉及农业和能源是生物经济的两大核心领域。不依赖化石资源生产、且无二氧化碳排放的清洁氨,既可用做绿色化肥原料,又能提供无碳排放的清洁燃料,有助于推动农业和能源绿色转型。本文从技术优势、主要生产技术、应用情况以及商业化挑战等方面对生物氨发展现状进行综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发展生物氨作为农业和能源绿色转型重要手段的可行性。生物炼制农林废弃物得到生物炭和纸浆、生物聚酯、生物燃料等高价值产品,利用现有合成氨装置用生物炭制氢生产清洁氨,在经济上可与传统化石氨竞争。我国每年有10亿吨可利用农林废弃物做原料保障,生产6000万吨生物氨,可使农民增收1200亿元,创造10000亿元产值,减排2亿吨二氧化碳,对促进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经济背景下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蒲阿庆 罗洁 冷燕 郭松豪 张宏翔 吴锁伟 万向元 魏珣
    2022, 44(6):  778-789.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12.006
    摘要 ( 147 )   PDF (1363KB) ( 3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明确将生物农业作为五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既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了新动能,也为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提出了新方向。本文阐述了农业作为未来生物经济重要应用场景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及地区生物经济的战略政策、主导技术等发展经验。在分析我国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于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需求的基础上,包括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排放以及保障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等,从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生物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以及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方面提出了充分发挥生物经济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的具体途径。
    加强区域化建设 提升生物经济影响力
    Ulrich Schurr Christian Klar Heike Slusarczyk 黄小容
    2022, 44(6):  790-798.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12.009
    摘要 ( 88 )   PDF (1059KB) ( 1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断发布或更新的生物经济战略反映出各国/地区发展生物经济的雄心壮志。生物经济概念的不清晰(模糊性)及方法的多样性常引起争议,公众很难理解生物经济是做什么以及它能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什么实质上的解决方案,导致生物经济及其方法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甚至被简化为生物技术。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本文的核心观点——生物经济区域化,并给出了区域化背景下生物经济的定义:在可持续经济的框架内,生产和利用生物资源(包括知识)为所有部门提供产品、工艺和服务。随后,本文分析了欧盟发展可持续生物经济区域的相关举措,并重点阐述了发展生物经济所必需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工业资本和技术等。最后介绍与生物经济相关的区域产业集群,其中重点介绍了德国莱茵生物经济示范区和生物经济科学中心。
    生态环境中的人类福祉研究热点问题分析
    毛萍 赵鹤凌 张轶佳 朱丹
    2022, 44(6):  799-812.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3.001
    摘要 ( 123 )   PDF (1510KB) ( 2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2001—2020年生态环境与人类福祉研究领域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分析国际生态环境与人类福祉领域的研究进展。近20年以来,在全球生态环境急剧退化的背景下,各方越加注重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福祉研究领域的探索,并不断开展相关理论实践研究,该领域发展迅速,发文量呈直线快速上升趋势。欧美等国家/地区在该领域研究中影响力突出,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中国、加拿大等国家发文总量均超过200篇,位居前六。其中,美国发文量和H指数均排名第一,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我国发文量虽位居第五,但H指数与篇均被引频次均不如前十的其他国家,说明我国在该领域的整体研究水平还有待提升。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在该领域的2个主要研究机构,在全球发文量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中,分别位于第一和第八。通过主题词聚类可视化分析发现,全球生态环境与人类福祉研究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粮食安全五个方面。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重要工具,未来应在宏观层面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加强多学科类别辅助融合、监测全球变化规律、重视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管理和服务效应,推动全球共同保护行动、减缓生物衰退速率、维持生物多样性、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人类发展与福祉共筑的局面。
    基于专利地图的东京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与启示
    宇岩 祝林 王春明 陈嘉琪 黄怡淳 汤正午
    2022, 44(6):  813-824.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8.004
    摘要 ( 162 )   PDF (2629KB) ( 4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定共性(地域城市性和原始创新性),研究东京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动向,对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为此,本文运用专利地图分析方法,从专利数量与专利影响力、专利沙盘聚类、技术研发集中度维度对东京湾区的8个城市(东京都、神奈川县、茨城县、千叶县、琦玉县、枥木县、山梨县、群马县)生物医药产业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东京湾区各城市生物医药专利空间格局与技术发展态势。在分析了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包括:重视体系内循环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视创新资源汇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万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基于专利视角的国内外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发展差异研究
    贾倩 郑怀国 赵静娟 串丽敏 李凌云
    2022, 44(6):  825-836.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6.006
    摘要 ( 94 )   PDF (1439KB) ( 2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变化受到当今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已经成为影响各国制定其能源战略的重要因素。秸秆能源化利用符合低碳绿色理念,碳减排潜力巨大。为了剖析国内外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发展差异,明确我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本文基于专利数据,从申请趋势、区域分布、技术分布、研发主体等方面开展国内外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发展差异研究,并从专利组合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地位。结果显示,国内外在技术分布、研究活跃度、技术更迭及发展方向上各具特点。我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发展增势远超国外,但目前尚处于技术研发阶段,技术储备主要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经过了以热解气化技术为主转向以固化成型技术和发酵制沼技术为主,热解气化技术、直燃技术和液化技术并行发展的历程,液化技术发展相对缓慢,在全球化保护、技术输出、技术影响力及产业化程度方面与欧美等国尚有较大差距。外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经过了以固化成型技术和直燃技术为主转向以固化成型技术和液化技术为主的发展历程,液化技术逐渐成为其未来发展方向。针对当前现状与不足,提出了中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建议。
    科技政策与管理
    数字经济时代对跨境数据流动监管的思考
    郭滕达
    2022, 44(6):  837-845.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4.004
    摘要 ( 238 )   PDF (1055KB) ( 3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经济主要参与者之间政策差异很大,全球对跨境数据流动的监管面临两难抉择。国家安全、行业发展、个人隐私保护是跨境数据流动监管措施的主要关注点。从国际竞争和合作视角来看,美国一直在倡导有条件的跨境数据流动,依托其技术和话语权优势不断扩张数据管辖范围,相关实践值得我国高度关注。相较而言,我国跨境数据流动监管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相关技术供给能力不足、治理体系仍不完善等方面。建议结合我国发展阶段和发展特征,提升数据流量测量技术水平,准确研判跨境数据流动对我国经济和安全的影响;鼓励隐私增强技术研发和应用,防范数据控制权个人私有模式风险;健全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体系,从试点入手探索监管创新;缩小数字鸿沟,强化在亚太等地区的数据治理影响力。
    从联邦研发资金投入看美国政府科技布局
    程如烟
    2022, 44(6):  846-856.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4.003
    摘要 ( 275 )   PDF (1290KB) ( 6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府研发资金作为重要的科技投入资源之一,其分配和流向能够较好地反映政府科技布局。本文基于美国联邦研发资金数据,分析了美国政府科技布局的几个重要方面——重点领域、活动类型、执行主体和国外布局。研究表明:美国联邦政府重点布局领域包括国防、健康、能源、航空航天等,但国防领域在政府研发预算中所占的份额较10年前有所降低,而健康和能源领域所占份额有所提升;研发活动类型当前以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活动为主,而几十年前则以试验发展为主;执行主体包括企业、政府研究机构、大学、联邦资助的研发中心和非营利机构,但企业执行的联邦研发资金所占份额在减少,而大学所占的份额在增加;国外布局以盟友国家为主,研发领域包括国防、航空航天、卫生健康、基础研究、农业等,少部分资金给予了发展中国家,且大都局限于卫生健康领域。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全球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研究
    林梓瀚 游祎 史渊
    2022, 44(6):  857-869.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4.001
    摘要 ( 188 )   PDF (1020KB) ( 4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被应用到不同的场景,由生物识别引起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等定性研究方法,归纳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以及其所带来的困境,进而分析国际组织、主要经济体对基于生物识别技术归集的个人信息治理政策。研究发现国际组织主要从原则性规范入手,利用“国际软法”对宏观的智能技术运用进行规范。在主要经济体层面,欧盟构建了严苛的治理体系,美国强调实用主义自下而上进行立法,日韩等国根据各自情况制定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中国则力图构建效率与安全的平衡点。最后,运用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对欧美等经济体与我国当前有关生物识别技术的监管政策进行对比,得出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未来我国可借鉴欧美等作法,完善授权同意机制,可对生物识别技术进行分场景、分级别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