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22年 第4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8-25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2年第4期封面
    WORLD SCI-TECH R&D
    2022, 44(4):  0. 
    摘要 ( 67 )   PDF (2392KB) ( 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前沿与进展
    人机协同装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综述
    张树忠 朱祺 张弓 吴月玉 陈旭飞 刘梦迪 林梓健 杨根
    2022, 44(4):  455-465.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12.006
    摘要 ( 624 )   PDF (2055KB) ( 3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机协同是人类与机器人以交互方式共同工作的创新技术,人机协同装配技术同时具备人的灵巧性和机器人的精密性,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是当前机器人学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人机协同装配技术开展综述研究。首先介绍与之密切相关的几种6D位姿识别方法,并综合讨论其优缺点及其在人机协同装配系统中的应用现状;然后针对应用于人机协同装配领域的人类意图识别技术,从视觉识别和力觉识别两个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接着分析应用在人机协同装配系统中的协同控制技术现状,简述几种主要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为在各领域合理运用人机协同装配技术提供研究参考;最后探讨了人机协同装配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钢基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吴明珠 杨义斌 卢立娟 常禹 陈瑞雪 赵洋洋 宋阳 董莉娟 李应
    2022, 44(4):  466-481.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11.001
    摘要 ( 237 )   PDF (3074KB) ( 4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廉价电催化剂是电解水制氢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针对钢基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系统性分析尚不充分。本文归纳了近40年来不锈钢、低碳钢等钢基电解水制氢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别对其作为析氧电催化剂、析氢电催化剂、析氢-析氧双功能电催化剂进行了介绍和剖析。通过对钢基电催化剂的不同制备方法、制备流程以及电催化反应条件等的分析,指出了其作为阳极析氧以及阴极析氢的活性、稳定性和耐受性的影响因素,归纳了不同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电催化剂的使用条件。分析发现,析氧电催化剂和析氢析氧双功能电催化剂主要以不锈钢为基体制备而成,而析氢电催化剂则主要以低碳钢为基体制备而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后期研究钢基电催化剂的重点、方向以及改进方式,为制备高性能电解水制氢电催化剂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科技政策与管理
    世界典型“军民融合”发展模式探析及其对推动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启示
    刘光旭
    2022, 44(4):  482-491.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10.003
    摘要 ( 525 )   PDF (1078KB) ( 2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极大地推进了自身国防军事力量的建设发展,成功实现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发展,其有益经验对我国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以及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等方法,从政策支持、军民互动、制度监管以及模式变迁等方面,分类探析了美国、日本、以色列以及俄罗斯等典型国家军事融合发展模式,介绍了这些国家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面各具特色的先进经验。进而在此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健全完善法律法规、统一军民两用技术标准、聚焦融合重点领域发力以及立足我国发展现实国情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推动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建议。
    中美两国政府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比较分析研究
    唐强 郑楠
    2022, 44(4):  492-503.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1.001
    摘要 ( 157 )   PDF (1362KB) ( 3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报告是记录科研项目成果或进展情况的报告,在知识传播和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特别重视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其中美国的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最为全面、成效最为突出,对中国优化建设科技报告制度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对中美两国科技报告的类型、政策法规、职责分工、开放共享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了梳理分析,揭示出中国科技报告存在管理制度不够系统全面、开放共享操作性不强、收藏管理范围有待拓宽、产权归属有待明确等问题。最后,针对中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不足与短板,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对策建议与展望:1)实施科技报告军口与民口分类管理制度,涉及国防科技内容的科技报告按照《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暂行管理办法》进行管理;2)实施民口科技报告统一管理制度,将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报告进行统一收藏管理;3)加强科技报告理念意识建设,提升全民科技报告思想认识;4)将科技报告纳入科研项目管理,全过程跟踪管理;5)加快科技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报告质量全面提升;6)明确科技报告知识产权归属,解决产权归属判定难问题;7)加强科技报告开放共享管理,推动科技报告尽可能开放共享;8)加强科技报告科研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作风和学风。
    美日宏观科技统筹协调机制及启示
    孙婕 沈恒超
    2022, 44(4):  504-51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11.004
    摘要 ( 240 )   PDF (1634KB) ( 4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宏观科技统筹协调对于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在战略性科技领域尽快取得重大突破至关重要。美国和日本都在最高决策层加强了对战略性科技领域的顶层设计,发挥凝练战略目标、协调战略实施和统筹科技资源的作用。通过挖掘官方文件,首先介绍美国和日本执行宏观科技统筹协调任务的机构设置,详细研究核心机构的人员组成和职能分工;然后结合两国最新国家战略计划的决策、实施过程,具体剖析整套体系的跨部门运作模式;最后总结美国和日本做法的共同特点:层级高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对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科技领域的行政、技术和预算事务经费分配进行统筹协调,体现事权、财权相统一的原则;高水平科技咨询机构支撑最高级别的科技决策;各个环节注重整合政产学研各界的共识和力量。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实践提出有益启示。
    公众科学的科研伦理道德问题研究及治理实践述评
    曾敬
    2022, 44(4):  518-530.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11.003
    摘要 ( 210 )   PDF (1268KB) ( 3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公众科学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公民教育、社会公共决策和科学研究。规范公众科学相关研究行为是促进公众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梳理欧美发达国家公众科学伦理道德治理的探索与实践,对我国促进公众科学蓬勃发展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对近10年来国外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官方文件进行分析,总结国外公众科学发展面临的伦理道德困境及应对策略。结合我国现状,本研究认为,我国需要深入开展公共政策研究,拓展其对公众科学场景的适用性;搭建公共平台,增强公众科学活动的组织性和规范性;完善科研项目伦理审查组织体系,力争覆盖非公共资助项目;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专项项目,提升公众科技安全意识。
    科技评价与评估
    中美人工智能竞争现状对比分析及启示#br#
    贾夏利 刘小平
    2022, 44(4):  531-542.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12.003
    摘要 ( 690 )   PDF (1831KB) ( 18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是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是各国争相布局的战略领域。本文旨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现状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有效建议。在宏观角度,梳理和分析中美两国人工智能的政策战略,对比两国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在微观角度,从科研现状、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硬件基础、市场应用、数据规模六个指标维度比较中美人工智能的具体发展现状以及各自存在的竞争优势。研究发现,美国当前依然保持着世界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领先地位,尤其是在高质量研发、高质量人才、人工智能芯片、融资环境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中国在研发总量上远超美国,在超级计算机数量、人工智能应用、数据等方面表现更为优异。未来,中国要不断吸引全世界的高精尖人才,制定激励举措鼓励研究人员进行高质量的研究。此外,建立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加强三者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加速关键领域的突破。
    公共研发计划三角评价模型研究——基于发达国家/地区评价案例分析
    陶蕊
    2022, 44(4):  543-556.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7
    摘要 ( 144 )   PDF (2325KB) ( 2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对公共研发计划的评价是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国不断丰富的评价活动,对评价理论及方法论提出了更高需求。本研究从国际共识的评估理论树出发,通过分析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性公共研发计划评价实践案例,提出一种针对公共研发计划的三角评价模型,包括关键评价问题、适用性评价方法以及评价证据,并探索构建三者之间的关系。随后,文章结合国外公共研发计划评价的若干实践案例,阐述同行评议、监测评价指标、文献计量、案例研究、调查、网络分析、对标分析、经济学分析、溢出效应分析、历史回溯等评价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并列举典型的评价证据。文章最后探讨了三角模型对于提升公共研发计划评价水平、“三评”改革和破除“四唯”的意义,并得出如下启示:面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研发计划模式创新,科技评价方式将面临改革,把握好评价的基本要素是应对科技评价机遇与挑战的重要原则,三角评价模型及国外公共研发计划评价的案例可为我国改进科技评价体系提供思路与方法。
    意大利的科研与第三使命评价及对中国的启示
    程燕林 宋邱惠 陈佳妮 肖小溪
    2022, 44(4):  557-566.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4
    摘要 ( 149 )   PDF (1384KB) ( 2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我国科技评价正处于“破四唯”改革的关键时期,探索新的评价方法是科技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选择意大利科研评价作为案例,通过对意大利科研评价机构和评价实践的全面解析与深入研究,包括专家选择、评价流程、结果应用等,提炼总结了意大利科研评价的理念、方法、制度等方面的特点,特别是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发现意大利的科研评价体现出了政府主导、代表作制度、按学科分类评价、评价结果的作用强等特点。意大利的科研与第三使命评价对我国科技评价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尤其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重视同行评议与量化方法的互补性,避免过度依赖量化指标;2)强化和规范科技评价结果的公开与使用,引导和激励改进;3)重视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第三使命与社会影响评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4)逐步引导周期式评价向常态化监测转变,形成实时反馈机制。
    科技创新案例
    美国生物监视计划:发展、现状与启示
    王萍
    2022, 44(4):  567-577.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8.004
    摘要 ( 255 )   PDF (1225KB) ( 2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监视是生物威胁预警中的关键环节。成功的生物监视能对潜在的生物威胁做出准确的提前预判,对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决策至关重要。本文拟对美国生物监视计划的发展历程做一全面而深入的探究。文章梳理了自生物监视计划启动以来,从第一、二代到第三代系统,再到生物探测技术提升计划,直至21世纪生物探测计划(BiologicalDetectionforthe21stCentury,BD21)这一发展过程中不断转型、升级的原因,深入比较了各代计划的优劣势,详细分析了当下BD21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前景有所预判。文章认为,该计划在发展过程中尽管历经坎坷,且当前依然存在诸多不成熟之处,然而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预警手段,在生物危机可能性日益加大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极高的价值。美国政府自始至终对其持坚定支持态度,其发展前景较为乐观。鉴于此,我国应对该计划的未来进展保持高度关注。此外,该计划发展过程中内部监督的不足与外部监督的充分也值得借鉴。
    美国DARPA项目决策经验对我国加速基础研究产出和转化的启示
    庞立艳
    2022, 44(4):  578-586.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10.002
    摘要 ( 267 )   PDF (1050KB) ( 5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促进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产出并实现有效转化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对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项目决策方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其决策分为管理决策和技术决策两个层面,分别从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和项目退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并从促进基础研究成果产出和促进成果转化两个方面总结其决策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灵活开放的项目决策制度、探索建立基础研究项目的协同机制、完善项目退出机制等方面,具体分析这一项目决策方法对我国加速基础研究产出并实现有效转化的启示,并提出鼓励项目管理团队随时接纳新思想、进一步推进研发过程公开化、完善调研制度、探索培育研究者社区、探索应用方全程参与的研发机制、立项时明确项目退出机制、做好失败评价机制与预案等建议。
    佐治亚理工学院超净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李建中
    2022, 44(4):  587-595.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2.01.005
    摘要 ( 140 )   PDF (1070KB) ( 2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正成为影响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美国高校有较成熟的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佐治亚理工学院超净实验室自1988年建成以来,已有30余年的高强度、零事故的运行纪录。本文通过探究佐治亚理工学院超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发现其超净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是科学的管理制度与严格的现场管理,二者相辅相成,构建了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效模式。从美国高校涉及生化类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看,我国高校科研实验室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持续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硬件建设,增强科研项目研究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人才队伍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