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浏览

    2009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9-06-25
    化学化工
    铁银共掺杂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侯朋 张鹏飞 周克省 闻立时
    2009, 31(3):  385-389. 
    摘要 ( 971 )   PDF (1811KB) ( 8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Ag单掺杂以及Fe3+Ag共掺杂的TiO2复合材料,采用XRD、SEM研究分析了样品晶体的结构变化和形貌。以甲基橙为光催化反应模型化合物,考察了掺杂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无论是单掺杂还是共掺杂,掺杂后效果明显提高,性能均优于纯TiO2,特别是共掺杂效果更为明显。根据最后试验共掺杂的最佳比例Fe3+0.1%、Ag 0.7%,确定了共掺杂降解环境的最佳pH值。

    碳纳米管膜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
    邢丽 向军辉 张复实 杨镜奎
    2009, 31(3):  390-393, 416. 
    摘要 ( 939 )   PDF (1309KB) ( 1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纳米管众多优良性质,并不仅仅体现在单根碳纳米管中,更多的是在大量的碳纳米管的集中体现,即碳纳米管膜的性质与应用。本文根据碳纳米管膜中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式不同,详细介绍了无序碳纳米管膜、水平有序碳纳米管膜及垂直有序碳纳米管膜的制备方法、应用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电致发光二极管研究进展
    宋波 张复实 向军辉
    2009, 31(3):  394-398, 401. 
    摘要 ( 937 )   PDF (1383KB) ( 9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历史、基本结构、发光机理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小分子与高分子聚合物三种材料做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磷光掺杂对提高发光效率的基本原理,比较了三种材料制作电致发光二极管时的优缺点,对电致发光二极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干湿法联合制备水煤浆技术的研究
    田达理 付晓恒 丁亚文 王福顺
    2009, 31(3):  399-401. 
    摘要 ( 704 )   PDF (1223KB) ( 9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国内当前水煤浆生产和销售实际情况,为给远离水煤浆厂且自身不具备建厂能力的众多中小型水煤浆用户群和原煤产地间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工艺途径,提出将干湿法联合制浆工艺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可行性。本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煤(不粘煤)为原料,在此工艺方法下确立了合适于制浆用煤的级配比例和相应的药剂用量,大幅度降低了水煤浆的运输成本,并得到了最佳煤粉级配比例。

    梯度结构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超 李柏松 王丽七 孟庆森
    2009, 31(3):  402-405. 
    摘要 ( 854 )   PDF (1383KB) ( 8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单体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将几种单体热电材料连接起来制备成梯度结构的热电材料,不仅解决了材料应用温区狭窄的问题,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本文介绍了梯度热电材料的研究基础、设计和优化方法,对梯度热电材料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指出分段式热电材料在提高热电性能方面更具发展优势。

    超临界CO2中以PEG20000为模板制备多孔材料Fe2O3
    焦健侠 郭兵 韩虹 李利民 王淑玲 许群
    2009, 31(3):  406-408, 413. 
    摘要 ( 863 )   PDF (1518KB) ( 9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超临界CO2中以聚合物PEG20000为模板,乙酰丙酮铁为前驱体制备Fe2O3多孔材料。研究了压力和温度对插嵌率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TG、XRD、N2吸脱附及SEM等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α- Fe2O3组成。根据产物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计算,产物的比表面积可达361.01 m2/g,平均孔径为8 nm左右。SEM测试结果表明,产物由形状不规则的带有疏松结构的碎片组成。

    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丁新艳 邵路 白永平 孟令辉 马军
    2009, 31(3):  409-413. 
    摘要 ( 751 )   PDF (1494KB) ( 11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受其本身的化学结构限制,具有较高的结晶性,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而拓宽聚乳酸应用的最重要的途径是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本文综述了聚乳酸复合改性研究进展,主要侧重于碳纳米管、环糊精、羟基磷灰石及其它物质与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复合改性最新进展。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的结晶性、亲水性、生物相容性与纯聚乳酸材料对比,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最后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2-氯丙酸的生产技术概况
    陈建荣 田文玉
    2009, 31(3):  414-416. 
    摘要 ( 677 )   PDF (1307KB) ( 8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氯丙酸是合成农药、染料和农林化学品的重要原料。本文综述了国内外2-氯丙酸的合成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工艺条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2-氯丙酸合成路线的发展趋势。

    生物科学
    庆大霉素产生菌GntB基因的克隆与转化
    管玉霞 刘志琼
    2009, 31(3):  417-419. 
    摘要 ( 704 )   PDF (1285KB) ( 7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小单孢菌产生庆大霉素的生物合成机理,利用基因克隆方法从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基因组中扩增出庆大霉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2-脱氧青蟹肌糖合成酶基因(GntB),并将其通过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质粒pIJ699转化原菌株,采用硫链丝菌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带动2-脱氧青蟹肌糖合成酶基因在棘孢小单孢菌细胞中实现了转化。

    工程技术
    基于ANSYS的二次优化方法的实例探究
    席亚兵 王慧
    2009, 31(3):  420-422. 
    摘要 ( 1235 )   PDF (1297KB) ( 8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的优化设计是一种全新的优化技术,其中的有限元分析技术能够满足用户对零部件满应力分布的需要,结构优化技术能够为零部件的设计提供更合理的设计尺寸,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化建模、静力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参数同时优化的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得到符合工程应力要求的结构模型、合理的结构形式和优化尺寸,实现了结构轻量化的目标,但是却并不一定是最节省材料的优化方法,使其在达到要求性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为了更高效的节省材料,可以采用二次优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通过一个石油机械中马达座的优化例子来说明二次优化方法的优越性,它能有效提高建模速度,提高模型质量,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意义十分重大,结果表明,运用ANSYS进行优化设计问题的求解,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设计成本,使产品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连续采煤机工作面硬质包裹体分布的模拟研究
    李晓豁 于信伟
    2009, 31(3):  423-424, 422. 
    摘要 ( 1110 )   PDF (1450KB) ( 7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壁工作面上硬质包裹体的分布直接影响连续采煤机的截割阻力、机器振动、工作噪音和截割的经济效益。文章在假定包裹体的几何形状为旋转椭球体的情况下,对长轴尺寸服从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伽玛分布和贝塔分布下的硬质包裹体在煤层中的分布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分析了各种情况的特征,为了解连续采煤机工作面硬质包裹体的分布、研究其截割过程和机器的工作性能创造了条件。

    基于Simulink的装载机行驶平顺性研究
    杨伟红 徐广明
    2009, 31(3):  425-426. 
    摘要 ( 1033 )   PDF (1265KB) ( 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装载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速度和效率。装载机作业环境比较恶劣,由于工作装置特殊的机械结构,当受到不平路面激励时,工作装置对车架产生猛烈冲击,引发整车的剧烈振动,严重时整车会产生前、后俯仰运动,影响工程车辆的作业效率。本文的研究是针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振动,对整机的振动进行仿真,为提高工程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板材液压拉深试验装置开发
    毛献昌 陈奉军
    2009, 31(3):  427-429. 
    摘要 ( 635 )   PDF (1416KB) ( 6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发了一种用于板材液压拉深成形性能研究的试验装置,包括拉深模具及液压控制系统。该装置不需要复杂的外部供液系统、压边系统及凸模导向系统,在普通的单动压力机上就能实现对不同材料及尺寸板材的普通拉深和液压拉深试验。初步的试验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满足板材液压拉深试验要求,能够有效的改善板材的成形性能。

    提升脚手架自动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仿真
    宾莹 莫秋云 张旭
    2009, 31(3):  430-432, 454. 
    摘要 ( 1154 )   PDF (1410KB) ( 6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提升脚手架系统中钢丝绳提升速度不一致导致张力不平衡为研究依据,提出对各钢丝绳的提升速度进行控制,以达到对其张力及时稳定的调整。考虑提升过程中钢丝绳的刚度变化,构建提升的自动控制力学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对受力过程进行仿真。该研究结果可为提升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近距离薄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及护巷方式研究
    霍丙杰 张宏伟 耿养谋
    2009, 31(3):  433-435, 438. 
    摘要 ( 1352 )   PDF (1465KB) ( 7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确定大安山矿+680m水平9槽近距离薄煤层回采巷道合理的布置方式及护巷方式,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确定了单一煤层开采的开采方案,提出了9槽回采巷道留3~5m窄小煤柱护巷的无煤柱护巷方式,及9上和9下煤层回采巷道采用外错式和内错式的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并研究了相应的支护形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选择无煤柱护巷方式是合理的,留煤柱护巷方式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比无煤柱护巷大2.5倍,煤柱上垂直应力比无煤柱护巷大2.5~7.5MPa。

    带自锁功能的作动筒设计与仿真
    李晓娜 曹琪 张香华
    2009, 31(3):  436-438. 
    摘要 ( 867 )   PDF (1298KB) ( 8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型导弹折叠翼,设计了一种带自锁和自解锁功能的作动筒。阐述了作动筒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弹翼展开角与作动筒工作力之间的关系,并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种作动筒简化了折叠翼机构的设计工作,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另外,在仿真分析中,将分离夹头作为柔性体考虑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整个系统的运动。

    电工技术
    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与控制方法研究
    郭堂瑞 杨平 任强 陈松立
    2009, 31(3):  439-441. 
    摘要 ( 743 )   PDF (1326KB) ( 7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多电平变换器的强大优势,其在高压大功率场合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首先介绍了多电平变换器三类基本拓扑结构,分析和比较了各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在原有的拓扑上又派生出一系列改进拓扑。其次详尽地介绍了目前多电平变换器中的各种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各种控制方法的特点。最后预测了多电平变换技术的发展前景。

    汽车孔缝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高印寒 樊宽刚 杨开宇 贾文勇
    2009, 31(3):  442-447. 
    摘要 ( 1037 )   PDF (2491KB) ( 8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正在逐步走向电子化,只有处理好汽车上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EMC)问题,才能更好地运用电子设备。本文主要针对汽车上几种规则孔缝的电磁泄漏进行建模、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得出一个屏蔽效能(SE)较高的模型,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汽车的电磁辐射和提高了本身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对某一款式的轿车进行了电磁屏蔽设计,使其电磁屏蔽效能提高了8dB,从而验证了本文电磁屏蔽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抑制真空断路器过电压的方法研究
    高彦成 张建文 王刚
    2009, 31(3):  448-449. 
    摘要 ( 644 )   PDF (1243KB) ( 9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真空断路器具有优良的灭弧性能、高电气恢复强度以及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可用来开断由于电弧不稳定而产生的高频电流。但在一定的电网条件下,开断高频电流的过程中可能引起过电压,造成设备损坏,因此有必要对断路器在开断时产生的过电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建立了真空断路器的仿真模型,并给出了减少过电压的方法,最后用PSCAD软件对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PCR仪中TEC模块的PWM功率驱动装置设计
    钱俊 万遂人
    2009, 31(3):  450-454. 
    摘要 ( 1017 )   PDF (1790KB) ( 1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针对PCR仪温控系统中TEC模块的驱动要求,设计了其PWM功率驱动装置。以SG3525A为核心设计了PWM信号产生电路,采用功率模块MSK4226实现PWM信号功率的放大,设计了低通滤波器和保护电路,并采用MSP430单片机对功率驱动装置进行控制。测试结果表明此PWM功率驱动装置很好地满足了所用TEC模块的驱动要求。应用本功率驱动装置的PCR仪取得了较好的温度控制效果:升温速率>2.2℃/s,降温速率>1.8℃/s,|稳态误差|<0.20℃,超调量<1.0℃。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GNSS接收机伪距测量对定位的影响
    武传龙 邹永忠 陈萍
    2009, 31(3):  455-457, 429. 
    摘要 ( 924 )   PDF (1579KB) ( 8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伪距测量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与其它无线通信系统一大显著区别之一。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必须通过PRN码测出用户接收机到各颗卫星的距离,才能定位。卫星钟差、用户钟差、多普勒效应、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等,都使测距产生一定的误差,所以称为伪距。伪距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定位的精度。为定量分析伪距测量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本文给出选择不同星的伪距和同一伪距不同误差情况下对最终定位结果的影响,为接收机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基于AGPS和GSM的混合定位系统终端软件设计
    万萌 武穆清
    2009, 31(3):  458-461, 441. 
    摘要 ( 940 )   PDF (1789KB) ( 8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汽车定位监控系统中GPS定位精度低、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GPS和GSM/GPRS设计的混合定位车载终端设计方案,实现了单次定位、连续定位、电量查询、电量告警等功能,大大缩短了定位时间。传统的GPS定位技术启动时间长,耗电较高,在室内很难收到卫星发回的GPS信号。本混合定位系统主要有四部分:车载定位终端、主控调度服务器、SiRF公司的定位服务器,接入服务器的多用户组成。冷启动时,本终端在用户发出定位指令后大约40s内即可迅速完成定位,首次捕获GPS信号的时间仅需几秒,连续定位可以持续上千次,大大提高了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度。

    基于BP算法的纹理图象合成研究
    彭晏飞 刘树启
    2009, 31(3):  462-464. 
    摘要 ( 775 )   PDF (1457KB) ( 7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纹理图象合成技术存在的弱点,应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实现了纹理图象的合成。通过对纹理图象的分析和特征提取来获取图象的各种参数信息,然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建立BP网络模型,将原始图象的特征函数作为BP网络的输入,通过学习训练,确定该图象的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并最终通过程序合成了纹理图象。

    RFID应用于全自动机械制造生产线的设计与实现
    王栋 张连峰
    2009, 31(3):  465-467. 
    摘要 ( 947 )   PDF (1526KB) ( 7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射频电子标签,具有快速扫描、形状多样化、无屏障阅读、容量大、安全性高等特点,是其他电子标签无法比拟的。全自动机械制造生产线中加入射频电子标签系统,实现PLC对柔性制造系统的全过程控制,使整套设备的效率和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

    EPON网管系统通信接口回调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崔群凤1 吴波2
    2009, 31(3):  468-470. 
    摘要 ( 686 )   PDF (1353KB) ( 7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PON网络管理系统客户端需要实时监视设备告警和性能数据。网管客户端获取这些实时数据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取值方式,另一种是回调方式。主动取值方式需要不停的轮询服务端,会导致同步进行的其它访问操作效率低下、速度减慢。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语言的EPON网管系统通信接口回调功能方案。在此方案中,网管客户端利用回调方式实时获取设备告警和性能数据。具有回调功能的EPON网管系统能够同步客户端数据,并且能够减轻服务器端的负担。此方案在EPON网管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基于VDM的复杂装备故障数据分析
    苏生荣 钟都都
    2009, 31(3):  471-474. 
    摘要 ( 932 )   PDF (1342KB) ( 9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历史故障数据基础上,分别构建故障信息、装备信息、装备使用状况的数据集市,通过数据挖掘模型和可视化交互平台,形成基于可视化数据挖掘(Visual Data Mining,VDM)故障分析架构。以此架构为基础,探讨了故障数据仓库的建立以及故障数据挖掘算法,对实际故障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分析故障责任、故障趋势、故障分布等特性,得到图形化的分析结论,为装备的设计、制造、维护提供支持。

    模糊层次分析技术(FAHP)在3D锡膏检测中的应用
    方引
    2009, 31(3):  475-478. 
    摘要 ( 1100 )   PDF (1379KB) ( 7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当今先进工艺趋向于使用更小的元件,人们认识到仅仅计算体积已不足以确保工艺质量,锡膏检测仪(SPI),特别是3DSPI在测试策略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D锡膏检测仪中经常遇到的激光阴影效应,传统的SPI技术,激光三角法和莫尔(Moiré)技术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阴影效应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激光三角法以及莫尔(Moiré)技术在锡膏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它们遇到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传统方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技术(FAHP),从软件硬件两个角度更好的解决3D锡膏检测仪遇到的阴影效应问题,保证更准确地测量结果和更直观的用户界面,使人们可以从工艺的角度出发来管理生产线的质量并具备整合系统的能力。

    用于中医证候规范研究的模糊神经网络分析模型
    岳彩青 胡金亮 常青美 庞学民
    2009, 31(3):  479-481. 
    摘要 ( 1078 )   PDF (1295KB) ( 8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立一种用于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新模型——基于动态Kohonen网络的模糊神经网络,在分析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方法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动态Kohonen网络的模糊推理方法,给出了模型的学习算法和新的研究方法,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通过Iris数据和临床数据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网络的通信电源监测软件设计与实现
    刘卉 李新 刘桂成
    2009, 31(3):  482-483, 478. 
    摘要 ( 728 )   PDF (1435KB) ( 7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使通信设备能安全稳定运行、无人职守机房故障能被及时地发现,通过对集中监控系统的构成、监控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开发了基于网络的通信电源监测软件。基本实现了被监控设备和被监测信号遥测、遥感、遥控。

    MF-TDMA宽带多媒体通信卫星系统无线资源分配的研究与设计
    吴宏瑞 惠晓威 姜仑
    2009, 31(3):  484-488. 
    摘要 ( 853 )   PDF (2059KB) ( 7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介绍了MF-TDMA宽带多媒体通信卫星系统无线资源分配的工作模式,对工作于该模式下的First fit和RCP fit算法进行了分析,并在算法中加入了进行卫星通信需要的相关限制条件,而后进行了仿真比较,得出了加入限制条件的RCP fit算法在减少系统碎片方面的优越性;根据加入限制条件的RCP fit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加入的限制条件,为MF-TDMA宽带多媒体通信卫星系统设计了一个基于加入限制条件的RCP fit算法的资源分配程序,实现了在MF-TDMA宽带多媒体通信卫星系统中进行高效的资源分配的目的。

    GSM无线网络性能测试及优化
    董文汇 袁星煜
    2009, 31(3):  489-490, 470. 
    摘要 ( 1538 )   PDF (1202KB) ( 8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SM网络日渐成熟,规模日趋完善,而移动通信业务却在迅猛发展,无线网络的具体情况也在随着环境改变,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网络质量,使得网络性能测试和优化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首先对网络性能测试方法进行阐述,然后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网络优化。

    应急系统中数据收集与库设计
    蒋细芳 田雯 彭绪富
    2009, 31(3):  491-493. 
    摘要 ( 1055 )   PDF (1233KB) ( 6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应急系统中数据库设计思想、方法;分析了应急系统中所需的数据信息以及开发该应急系统所应建立的数据库;同时,还研究了应急系统中各数据库的相应属性及数据库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收集、整理、共享处理应急突发事件时所需的各种数据信息,并将其以库的形式存储起来,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准确、具体的信息,为快速响应、协调行动提供信息基础。

    区域性UDDI的节点间数据同步技术研究
    李国新 罗省贤 陈丽军
    2009, 31(3):  494-496. 
    摘要 ( 580 )   PDF (1298KB) ( 7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区域性UDDI大多为单节点,有些虽为多节点但节点之间不是采用数据同步而是使用统一的数据库。这导致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不高、扩展性不好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P2P技术和报文技术实现了区域性UDDI系统中各节点的数据同步,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实现了“一次注册,到处发布”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和效率。

    遥感应用
    利用MODIS反演武汉东湖叶绿素a浓度
    杨小琴 何报寅 梁胜文 肖锐 胡柯
    2009, 31(3):  497-500. 
    摘要 ( 1212 )   PDF (1431KB) ( 8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武汉东湖作为研究区域,对经过大气校正后MODIS影像的波段反射率与叶绿素a浓度实测值进行相关分析,分别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对武汉东湖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了反演,并对两种反演方法的拟合和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利用BP神经网络反演得到的拟合值与叶绿素a实测值的拟合效果略好于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的结果,神经网络模型的可决系数R2值0.90大于线性回归模型的R2值0.820。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最小绝对误差为0.07μg/L,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绝对误差为2.08μg/L。最后分析了两个模型各自的优势,将模型应用到武汉东湖2008年5月19日的MODIS影像上反演出东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情况,并对东湖水质进行了评价,结论与多年的地面监测结果一致。

    农业科学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森林土壤酶研究进展
    冯瑞芳 杨万勤
    2009, 31(3):  501-503, 474. 
    摘要 ( 1353 )   PDF (1258KB) ( 7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因而受到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而土壤酶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不仅可以监控生态系统的变化,还可以提供给资源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作为战略和方法制定的科学依据。但目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酶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研究的作了概括,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铅在土壤及其组分中吸附行为研究
    李宏伟
    2009, 31(3):  504-506, 467. 
    摘要 ( 862 )   PDF (1506KB) ( 8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铅在土壤及其组分中的吸附,并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土壤中各项组分对铅吸附能力的大小为:土壤胡敏酸>土壤>土壤矿物质;铅在土壤中的吸附满足线性吸附,铅在土壤胡敏酸和土壤矿物质中的吸附不属于线性吸附;pH值是影响土壤吸附铅的主要因素,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土壤对铅的吸附能力增加,当pH值达到一定程度时,土壤对铅的吸附能力增加缓慢。

    基于小波的钦州水稻产量多时间尺度分析与预测
    李晓冬 吴胜军 杜耘 孙俊英 杜俊 李小路
    2009, 31(3):  507-509, 516. 
    摘要 ( 1149 )   PDF (1517KB) ( 7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小波诊断技术对广西钦州1950~2005年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并利用基于小波的ARIMA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56年来,钦州水稻总产量和单位产量波动具有明显的3a、7a和25a特征时间尺度,播种面积7a特征时间尺度主要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影响。基于小波的ARIMA模型在水稻产量、播种面积预测方面精度很高,预测误差与气象灾害和土地政策变化有关。利用基于小波的水稻产量多时间尺度分析与预测方法,可以辅助水稻产量增减周期的分析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对于结合供求关系合理调整种植面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纤维素分解混合菌群的筛选及腐解稻草研究Ⅱ纤维素分解混合菌群对稻草的腐解
    谢桂先 曾常清 谭周进 刘强 荣湘民
    2009, 31(3):  510-512. 
    摘要 ( 806 )   PDF (1323KB) ( 7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富集筛选的纤维素分解混合菌群进行了稻草腐解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该纤维素分解混合菌群后能够减少氨态氮素的挥发,纤维素分解混合菌群在15d内对稻草的腐解效果明显,外观分散度明显比对照要好,对照的失重率为45.80%,而处理的失重率为57.85%,比对照提高了12.05个百分点。Duncan新复极差法分析表明,失重率在1%水平差异极显著,而还原糖量、纤维素酶活以及pH值的差异均不显著,说明还原糖量、纤维素酶活以及pH值不能作为判断稻草腐解程度的指标。得到了一个稻草腐解效果较好的混合菌群,能够在外界菌群存在的条件下较好腐解稻草。

    交通运输
    高原列车车窗压差自平衡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宋謌 宋玉晶
    2009, 31(3):  513-516. 
    摘要 ( 833 )   PDF (1738KB) ( 7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原列车由于经常往返于高原与平原之间,车窗中空玻璃内外的压差频繁变化,导致玻璃表面发生频繁往复的微变形,不但影响车厢的气密性,更降低了车窗及车窗贴膜的使用寿命,徒增了铁路运行成本。现行的高原列车,尚没有理想的装置可对其影响进行有效控制。车窗压差自平衡装置的研制,是针对现行高原列车车窗结构的改进。通过设计气压测控系统,实时监测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调整中空玻璃内的气压,从而使内外压差达到平衡,补偿车窗玻璃表面的微变形。

    医药卫生
    17例脾脏肿瘤CT及超声影像分析
    卜祥义 丛军兹 陈宏
    2009, 31(3):  517-518, 526. 
    摘要 ( 764 )   PDF (1642KB) ( 14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脾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的要点。方法 对17例经手术病理被证实的脾脏肿瘤影像学特征回顾性分析。结果 脾炎性假瘤2例,呈单发灶,密度不均匀,可有钙化;血管瘤5例,为实性肿块或多囊性肿块,不均匀强化;淋巴管瘤4例,特点为多发低密度灶;恶性淋巴瘤5例,在脾内为单发或多发灶;脾的转移瘤1例呈低密度灶。结论 认真分析影像学特征,提高脾脏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是可能的。

    CPLD控制的便携式电疗仪的刺激器设计
    陈骥 裴跃生 廖科
    2009, 31(3):  519-521. 
    摘要 ( 603 )   PDF (1512KB) ( 9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一种便携式电疗仪的刺激器的设计方法。利用CPLD芯片实现刺激器的主要硬件电路的设计,通过对CPLD芯片编程实现刺激波形的产生、刺激频率、脉宽和幅度的数字式可调。该方法简化了电路,提高了系统的实时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经仿真和电路测试证明,刺激器输出波形准确可靠,能很好满足各项性能要求。

    儿茶素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何小解 曹艳 许自川 向伟 易著文
    2009, 31(3):  522-526. 
    摘要 ( 932 )   PDF (1527KB) ( 6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茶素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糖孵育法制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分离肾血管内皮细胞,将内皮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AGE组、浓度分别为10、15、20μg/ml的儿茶素组共五组。实验末,采用AlamarBlue还原法测定同内皮细胞增生活力,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率,生化法测定培养上清中•OH、MDA浓度,RT-PCR测定Bcl-2 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测定Bcl-2蛋白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GE组内皮细胞增生活性、Bcl-2基因与蛋白活性显著降低(P均<0.01);凋亡率、•OH与MDA浓度显著增加(P均<0.01);与AGE组相比,儿茶素各浓度组内皮细胞增生活力与Bcl-2基因与蛋白活性表达增高,凋亡率、•OH与MDA浓度降低;儿茶素各剂量组之间呈浓度梯度效应。结论 儿茶素可降低AGEs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上调Bcl-2 mRNA与活性蛋白表达,阻断内皮细胞内过氧化物的堆积二种途径实现的。

    hTERT启动子调控的双顺反子载体的构建
    卢天龙 张薇薇
    2009, 31(3):  527-530. 
    摘要 ( 871 )   PDF (2201KB) ( 6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serse transcription,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肿瘤细胞特异表达载体。方法 提取人SGC-7901细胞的基因组,利用PCR技术克隆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hTERTp),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VITRO2中,以hTERTp替换hFerL启动子和hFerH启动子构建hTERTp1-hTERTp2-pVITRO2。用酶切法和测序法鉴定重组载体,RT-PCR法估计载体活性。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以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真核表达载体hTERTp1-hTERTp2-pVITRO2构建成功,且只在肿瘤细胞中具有表达活性。结论 hTRET基因核心启动子具有肿瘤特异性,构建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的载体可能是一种新型和有希望肿瘤治疗的途径。

    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患者血浆β-内啡肽与脑钠肽变化的意义
    汪卫东 张晓雪 李丽 李永忠
    2009, 31(3):  531-532, 539. 
    摘要 ( 868 )   PDF (1212KB) ( 7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在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CHF患者71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Ⅱ -Ⅳ)。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患者血浆β-EP浓度,采用床旁TriagerBNP测定仪测定同期血浆脑钠肽(BNP)量。结果 CHF各组血浆β-EP和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并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CHF组血浆β-EP与BNP呈显著性线性正相关(p<0.01);血浆βEP和BNP水平与EF值及FS呈显著性线性负相关(p<0.01)。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越高则半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 血浆β-内啡肽和BNP的水平是诊断CHF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并可用于心功能及预后的评估。

    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诊断价值
    侯智通 丛军兹 陈宏
    2009, 31(3):  533-534. 
    摘要 ( 985 )   PDF (1190KB) ( 7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平扫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明确诊断的30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30例中CT诊断为急性单纯性水肿性胰腺炎13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密度轻度减低,轮廓模糊,以及胰周积液;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7例,表现为胰腺明显增大,密度弥漫性减低,坏死区密度更低,出血区密度高于正常组织,明显的胰周脂肪坏死和积液。结论 螺旋CT平扫是急性胰腺炎简便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医学图像三维插值方法
    李金霞 齐敏 彭进业 赵海涛 严欣
    2009, 31(3):  535-537. 
    摘要 ( 980 )   PDF (1337KB) ( 7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灰色关联分析引入三维图像插值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插值方法:先通过灰色关联度来确定待插值点的最佳匹配点位置,再确定待插值点的灰度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基本不增大运算时间的情况下比传统的几种方法插值结果的均方差均有明显降低。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24例疗效报告
    王明华 丛军兹
    2009, 31(3):  538-539. 
    摘要 ( 749 )   PDF (1163KB) ( 6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起病6h内,脑血管造影发现70~80%的病人,在出现症状的区域内,脑血管有血栓性或狭窄性病变。所以在急性脑梗死(ACI)超早期,用能溶解血栓及栓子的药物,使阻塞的血管再通,从而挽救缺血的脑组织,是近年达成的共识。本文对2005年10月~2007年12月,对发病6h内的(ACI)患者予以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进行了研究。

    CT诊断甲状腺肿块18例临床分析
    魏秀芳 王汝良 李为民
    2009, 31(3):  540-541, 496. 
    摘要 ( 796 )   PDF (1236KB) ( 9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块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例甲状腺肿块的CT特征,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CT诊断18例甲状腺肿块与手术病理符合率的情况:(1)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诊断符合率71%(5/7);(2)甲状腺腺瘤8例,诊断符合率63%(5/8);(3)甲状腺癌3例,诊断符合率67%(2/3)。结论 CT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虽然有很大价值,但是部分甲状腺肿块CT表现无特征性,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困难。

    管理学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吴江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肖波 张建新 温丽娟 宋文
    2009, 31(3):  542-545. 
    摘要 ( 1035 )   PDF (1184KB) ( 9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吴江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多目标决策模型对吴江经济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吴江经济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指数为0.3068,评价等级为Ⅳ级,土地集约利用已达到满意要求,在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做到比较好。结合吴江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建议:加强观念引导,调整土地的利用结构;提高生产性用地比例,提高工业用地的容积率与建筑密度;适当提高工业用地的价格;建立评估机制等。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引进PE投资的失利因素分析
    向静 王苏生 孔昭昆 王峥明
    2009, 31(3):  546-549. 
    摘要 ( 1107 )   PDF (1181KB) ( 7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近几年中国PE投资逐渐升温,具有高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备受青睐。本文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PE投资的特点及投资合作的基本流程,试图从现阶段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引进PE投资的角度对一些导致引资失利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从企业自身客观条件不足和缺乏引资策略技巧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以期为PE投资与高科技项目的成功合作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矿山企业安全投资优化研究
    陈治强 张科
    2009, 31(3):  550-552, 537. 
    摘要 ( 1196 )   PDF (1289KB) ( 7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总结了现有的安全投资理论,指出其只从安全局部考虑,忽略矿山企业整体效益的片面性。利用机会成本分析法,阐明企业在其效益最大化下,如何进行正确的安全投资。最后文章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矿山安全投资优化模型,并进行了推导与应用。本文为矿山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安全投资指明了方向,极大地促进矿山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

    基于聚类技术的股票价格趋势预测
    白淼 刘万军
    2009, 31(3):  553-555. 
    摘要 ( 874 )   PDF (1272KB) ( 7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聚类算法预测股票的价格趋势,通过聚类技术先将某些具备相似特征的上市公司提取出来,这些公司的股票趋势往往具有相似性,此时再对这些提取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达到准确预测该上市公司股票趋势的目的。通过测试结果得出此方法在股票的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外贸出口现状与发展对策
    高增安 卫爽
    2009, 31(3):  556-558. 
    摘要 ( 824 )   PDF (1170KB) ( 8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川省八大优势产业之一。基于对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外贸出口形势的SWOT分析,认为政府基于企业集群理论的政策引导和企业以攻克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的研发投入是四川电子信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突破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关键所在。

    科技政策、科研管理评论与报道
    科技评价基本要素分析
    王凯华 连燕华
    2009, 31(3):  559-562. 
    摘要 ( 778 )   PDF (1202KB) ( 6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评价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往往不是具体方法或指标的问题,而主要是由于对科技评价的系统特征缺乏认识。文章从科技评价活动的本质出发,跳出具体的评价活动,运用系统论理论抽象地研究科技评价的系统特征,对科技评价基本要素进行分析。

    国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与启示
    徐峰
    2009, 31(3):  563-566. 
    摘要 ( 925 )   PDF (1173KB) ( 10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科技创新既包括对农业未知领域和新科学方法与知识的探索,也包括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作为支撑。由于农业在一国的经济中往往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在建设与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从法律、宏观科技管理、科研体系设置和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等方面均拥有十分有力的制度保障。本文对国外支持农业创新的制度保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从立法、科技管理和成果推广三个方面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2008年高性能计算机排行榜对比分析
    王勇
    2009, 31(3):  567-572. 
    摘要 ( 774 )   PDF (1825KB) ( 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年11月,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和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先后揭晓。由于系统性能的快速提高,排行榜中的高性能计算机更新很快。最新的TOP500排行榜上出现了运算速度达每秒千万亿次的系统。而TOP100排行榜也首次出现了运算速度超过百万亿次的系统。本文从总体性能、技术演进、能效、国家分布、制造商格局和应用领域等角度,对国内外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图对我国高性能计算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