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虚拟专刊
期刊订阅
出版伦理
OA政策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下载中心
2025年选题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学术道德承诺书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更多...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4-24
上一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5年第2期封面
WORLD SCI-TECH R&D
2025, 47(2): 1.
摘要
(
3
)
PDF
(11934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战略与决策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研范式变革与特征
刘云, 房浩超
2025, 47(2): 159-165.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4.08.012
摘要
(
25
)
PDF
(641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带来人工智能(AI)的突破性进展,科学家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上的应用前景,使得科学研究从实验范式、理论范式、计算范式、数据驱动范式,迎来了AIforScience(AI4S)的第五范式。本文分析当前科研范式变革进展,发现各科研范式之间互相继承和发展并在实践中相互渗透和融合。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科研范式在思维方式、科研模式、组织模式、科研决策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复杂系统性思维、平台化科研、开放共享的组织模式以及人机协同的决策模式等新特征。基于当前科研范式变革背景,本文从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技术生态、数据安全和共享等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便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在科研领域的重要作用。
知识产权视角下DeepSeek与OpenAI的技术、产业策略对比分析
鹿艺, 马天旗, 赵军
2025, 47(2): 166-173.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5.03.001
摘要
(
17
)
PDF
(937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与OpenAI作为中美两国的杰出代表,正引领着全球下一代产业变革的浪潮。知识产权在激励创新、推动合作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与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日新月异、技术迭代极快且产业路径多样的人工智能领域,要切实保护自身利益并对竞争对手产生威慑,显然要进行多层次知识产权布局,专利、商标、版权、技术秘密多种工具结合,才能为未来平等合作交流,生态共赢打下基础。本文首先通过公开信息对DeepSeek与OpenAI的知识产权布局展开研究,发现二者均采用了专利+技术秘密+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接着,本文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布局、生态建设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二者。最后,本文从技术趋势、产业策略方面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启示建议。
美国“星际之门项目”对我国AI发展带来的挑战与启示
李书舒, 杨国梁
2025, 47(2): 174-184.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5.03.002
摘要
(
21
)
PDF
(896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5年1月美国正式推出的“星际之门项目”,旨在深度整合政府、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力量,以加速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研发进程,从而巩固美国的技术霸主地位。本文对该项目的规划布局、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该项目对中国AI发展构成了显著挑战,具体表现为技术封锁的进一步加剧、国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对高端AI人才的激烈争夺等。面对这些挑战,我国应多管齐下,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引导产学研紧密合作、鼓励多元化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加速AI与各行业融合、扶持企业发展;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安全保障能力、确保AI健康发展;构筑人才高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流与入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升我国在全球AI领域的话语权与合作深度。
科技前沿与态势
无人艇编队动态障碍物避障技术
张坤, 李永国, 王源荣
2025, 47(2): 185-197.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4.09.005
摘要
(
16
)
PDF
(1051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海洋航行器呈现智能化、网络化、集群化等发展趋势,编队面对复杂环境的避障技术是当前的研究重点,而动态避障技术则是其中的难点。目前,避障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工作在受控和静态环境中的无人艇上,其中应用在单无人艇的避障算法已经很成熟,但并不完全适用于无人艇编队。尽管避障技术不断突破,但学界尚缺乏对无人艇编队动态避障的系统梳理。本文从编队组织技术和动态避障技术两个方面的进展着手,从基于集群算法的规则算法、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优化算法和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智能算法三个方面对动态避障技术在无人艇编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无人艇编队动态避障技术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基于专利网络分析的作物生物育种核心技术研究
贾倩, 张辉, 串丽敏, 王爱玲, 齐世杰, 赵静娟
2025, 47(2): 198-214.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4.09.006
摘要
(
16
)
PDF
(1321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晰作物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对我国部署作物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种源“卡脖子”问题、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具有科学指引价值。本文基于DerwentInnovation专利数据库,从核心技术特征视角出发,构建核心特征测度模型,结合领域专家建议遴选作物生物育种领域核心专利,基于核心专利与核心技术的潜在关联性,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工具绘制作物生物育种技术关联网络,识别其核心技术领域和核心技术子群,结合专家解析得到八项作物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包括: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技术,RNA干扰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外源基因转化技术体系改进与优化,耐除草剂基因挖掘、鉴定与共表达,综合性状改良基因挖掘及转基因育种等等。结合我国作物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发展现状,对我国未来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提出展望与建议。
科技管理与政策
国家安全视阈下欧美知识产权安全政策体系研究
刘雪凤, 罗木鑫, 周瀚文
2025, 47(2): 215-226.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4.10.005
摘要
(
13
)
PDF
(908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政治保障和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举措,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一直受到世界高度关注,深刻影响着国家科技安全和经济安全战略。本研究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视阈,统合了国家安全概念的制度性拓展和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工具属性异化,对先行一步的欧美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依据知识产权安全化理论的四类判别标准界定了知识产权安全政策,同时对欧美知识产权安全政策做出梳理与分析,根据政策法律文本和时代背景对其演变规律和政策成果进行重点研究。研究发现,美国知识产权安全政策呈现内生化演变的自致性安全政策反应,欧洲知识产权安全政策呈现防御化演变的外源性安全政策反应。最后,为我国完善知识产权安全政策体系提供系统性建议。
俄罗斯技术发展战略举措及启示——基于《2030年技术发展构想》的分析
杨岚, 林成华
2025, 47(2): 227-235.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4.10.001
摘要
(
14
)
PDF
(889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俄乌冲突和西方极限制裁下,2023年5月俄罗斯批准了《2030年技术发展构想》。该文件系统分析了俄罗斯技术发展的历史阶段、机遇和挑战,技术发展的原则、目标及实现机制,技术主权项目等。本文基于对该技术构想的分析,明确了俄罗斯技术发展的背景和条件、原则和目标,归纳总结了俄罗斯技术发展关键目标实现机制:以融合发展为抓手,打造高质量技术发展生态圈;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发展经济;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打造高效率技术发展系统。从中得出对我国技术发展的启示借鉴,以期为我国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打造科技创新强国助力:着重强调实现国家技术主权;优先发展关键技术和交叉技术;系统转变科研生产组织模式;持续优化科技政策支持体系。
加拿大自然资源调查领域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
刘文浩, 郑军卫, 杨宗喜, 刘学, 王立伟
2025, 47(2): 236-246.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4.07.011
摘要
(
20
)
PDF
(909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系统的自然资源调查对于准确认识资源状况、科学研判人地关系、探究资源演变机理、指导合理开发利用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加拿大在自然资源调查方面经验丰富,值得借鉴。本文基于系统调研,梳理出了加拿大典型自然资源调查领域的战略部署与规划,总结了其在地下空间、森林、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典型领域的举措和经验,包括:重视地下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构建了完备的森林监测体系、建立了可持续性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多举措保障矿产资源强国的竞争力、执行严格土地资源管理和核算制度、制定了国家湿地名录等。最后,结合相关经验,从加强资源调查综合性、突出不同资源特殊性、提升调查技术革新力,以及加大资源调查设施建设等方面为我国相关工作提出建议。
中国人工智能政策关联性及区域差异性研究
赵程程
2025, 47(2): 247-259.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4.09.001
摘要
(
20
)
PDF
(1227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深入地把握央地人工智能(AI)政策内容,明晰不同区域AI政策布局特点。对中央层面11份AI政策文本内容挖掘和量化分析,构建中国AI政策“主体(Y)-目标(Z)-工具(X)”框架。在此框架下,对地方层面84份AI政策文本内容挖掘和量化分析,比较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AI政策“Y-Z”“Y-X”“Z-X”关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从“Y-Z”关联性上,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各个政策目标实现过程中均有参与,但政府的参与性相对有限。从“Y-X”关联性上,各地区企业与政策工具之间关联结构类似,均以供给型工具为主,兼顾环境型工具;政府与政策工具的关联性普遍较低,地方政府角色逐渐从主导者演变成引导者;各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与政策工具之间关联结构类似,均以供给型工具为主,兼顾需求型工具。从“Z-X”关联性上,各地区使用政策工具组合较为单一,运用供给型工具用以实现“技术领先”、促进“产业转型”;运用需求型工具用以实现“理论突破”;运用环境型工具用以保障“伦理安全”。
区域科技人才项目对青年人才的培育效果研究
乔锦忠, 潘婷, 马静
2025, 47(2): 260-271. 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24.09.002
摘要
(
18
)
PDF
(916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年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驱动力,科技项目资助是支持其开展创新研究的主要方式。以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获得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青年人才在受资助后个人及科研成果的发展变化情况,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珠江科技新星专项与青年人才科研成果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综合考察区域科技人才项目对青年人才的培育效果,结合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在科技项目设置与执行中的成功实践对项目提出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区域科技人才项目在培养省级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培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方面的作用仍有待加强;区域科技人才项目并未提升青年人才的高水平成果数量,对其科研成果的影响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过短的项目期限导致区域科技人才项目对理学等基础学科领域青年人才科研成果产出的负向影响较大。为进一步加强科技项目的培育作用,确保成果的产出质量,区域科技人才项目应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资助体系,对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持续资助,为可能带来科研创新和技术突破的高风险项目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在项目评审时着重考察申报项目的研究潜力及原始创新性;设置合理的科研成果产出目标及项目执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