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Vol. 37 ›› Issue (6): 705-708.doi: 10.16507/j.issn.1006-6055.2015.06.016
王海龙 刘洪恩 汪 涛 程 龙 朱永强 蒋志伟
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感染早期腹膜淋巴孔孔径及分布密度的变化,探讨腹腔内毒素的淋巴转归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大鼠200~250g),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和腹腔感染组(20只)。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大小及分布密度,利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检测门静脉血及胸导管淋巴内毒素的浓度,同时利用一氧化氮硝酸还原法测定腹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①与正常组相比,腹腔感染组淋巴孔的孔径(P<0.01)和密度显著增加(P<0.01),且感染时间越长,腹膜淋巴孔径增加越显著(P<0.01),但分布密度无明显增加(P>0.05)。②腹腔感染组大鼠胸导管淋巴液中内毒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感染时间越长,内毒素的含量越高(P<0.01),而各大鼠门静脉血中内毒素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③腹腔感染组大鼠腹膜组织中NO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腹腔感染早期,腹膜淋巴孔孔径增大,分布密度增多,细菌内毒素主要通过变大、增多的腹膜淋巴孔进入淋巴回流系统,而非
门静脉血流循环。体内NO是调控腹膜淋巴孔开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中图分类号: